从团队成立活动开始至活动结束,十天的调研也给我们带来了大量“一带一路”沿线人民对“一带一路”政策看法与生活变化的资料。本次社会实践通过传统文化观察传承、丝路形象推广、考察民情等形式,对福建当地民风民俗、文化发展进行考察记录。旨在增强青年历史使命感和爱国情怀,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和战略,用欣赏、互鉴、共享的观点看待世界,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、和谐共生,同时希望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增进青年之间的交流。
1。 调研第一站——厦门华侨博物馆、厦门博物馆、厦门美术馆。
厦门华侨博物院是以华侨历史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。为中国唯一的侨办博物馆。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峰巢山西侧,由已故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于1956年9月倡办。厦门市博物馆于1983年筹建,致力于闽台两岸及传世珍贵文物的收藏、保护、研究、陈列,利用博物馆直观的展品,宣传文物政策,普及文物知识,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,进行爱国主义教育。团队在两个博物馆实地拍摄富有历史气息的建筑,在博物馆中实地体验“一带一路”发展成果以及感知中国风俗文化的变迁历程。最后在厦门美术馆参观了改革开放四十年“一带一路”发展成果画展。
2、调研第二站——鼓浪屿。
我队在第二站来到了鼓浪屿进行调研、参观。在鼓浪屿岛上有70%左右是21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建造的。除外国人及华侨建筑外,本地军民也纷纷造屋盖房。有些本地的名人、富户,往往请外国的设计师设计图纸,或者套用现成的图纸,或者模仿周围的房屋形式,建造的住宅往往规模宏大,装修艳丽,做工亦很讲究。除居住建筑外,一些华侨也投资兴建了很多公用事业类建筑,创办了建筑公司,组建了一些施工队伍,开发建设了很多道路街区和店面。比较著名的华侨实业家黄奕住、李清泉、黄仲训等人,在鼓浪屿投以巨款,发展房地产业,建设开发出售住宅,创办电话、电报公司及自来水厂、码头等公共事业。抗战前,鼓浪屿楼房错落有致、造型迥异。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,一些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。
3、调研第三站——云水谣
炎炎夏日的午后团队一行人来到了漳州云水谣,进行土楼文化的探寻,通过导游的讲解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当地的风俗文化及历史背景,为我们团队更好的推广中国文化以及对“一带一路”政策的影响力的认知奠定了更牢固的基础。
从“一带一路”、中国建筑文化、中国历史人文等各个角度得到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,对我们项目研究的深入调查提供了宝贵财富。在调研的过程中的实践学习,也让我们团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。
调研结束之后,晚上我们一行人返回郑州,在火车上我不经思索,探寻了福建各地的人文民俗风情,听过了每个人心中的歌。而“一带一路”不正是要促进民心互融,向世界展现中国的风采吗?“一带一路”延伸之处,是人文交流聚集活跃之地。民心交融要绵绵用力,久久为功。经过十天的走访调研,我们深刻的了解了“一带一路”政策的目的、影响,以及当今中国的现实与发展,见证了中国的崛起之路,推广了中国的文化,更加坚信和憧憬伟大的中国梦。
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
闽南行社会实践队2018年7月21日